4月29日,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上涨35个基点,报6.6080,与此同时,离岸人民币对美元震荡走高,升破6.65关口。截至9点32分,在岸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.6140、6.6495。 同日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降549个基点,报6.6177,为2020年11月13日以来最低。 专家表示,目前,在岸、离岸人民币价差已经扩大至400点附近,可见离岸空头头寸积累,这与中美利差倒挂、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、美联储强势加息前景有关。 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或将持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表示,人民币短期走势较弱符合前期判断,即在当前内外环境下,中美经济周期、货币政策出现明显不同步,在美国逐步收紧流动性的同时,中国需要相对更灵活的政策来支持稳增长。 造成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有多方面,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美联储连续释放“鹰派”信号,从而导致进一步加息预期不断加强。在此背景下,美元指数、美债收益率双双上涨,尤其是美元指数更是自2020年5月19日以来首次突破100。而美元指数的强势表现则造成非美货币承压,离岸人民币汇率也因此受到下行压力。 短期来看,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将持续,但是从中长期来看,人民币汇率持续单边贬值的可能性不大。原因在于,我国经济金融保持着良好的韧性和活力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,以及在国际收支有望延续双顺差的背景下,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。 亚洲主要货币纷纷走低 在岸市场上,自2020年5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破7收于7.16后,人民币币值一路波动走高,直到今年2月28日报接近6.3。21个月间人民币升值约8500基点。此后美元表现强势,特别是4月以来,走势开始变得陡峭。 从亚洲其他货币来看,近期对美元纷纷走跌。4月28日,新加坡元对美元盘中报1.3856,自2月份以来也呈波动贬值,2月9日收于1.3418。日元对美元4月28日盘中报130.9645。自3月以来,日元贬值趋势偏快,3月4日收于114.8350。韩元对美元4月28日盘中报1272.3250,本月以来也加快走跌,3月29日收于1209.1650。 与此对应的是,美元指数强劲反弹。4月28日,该指标突破103,2月3日收于95.3410。 金天表示,事实上,人民币的适度弱势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,进而通过增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。 专家:央行或有更多动作 从美联储角度,瑞信董事总经理、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日前在其文章中分析,美元指数突破100的心理关口,刷新了2002年以来的纪录,欧元、英镑、人民币对美元也纷纷疲软下挫。中国第一季度录得4.8%的GDP增速,好过预期。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表示,“加快一点加息步伐是合适的”,暗示利率政策加码。陶冬指出,FOMC计划于5月3~4日开会,加息50基点几乎板上钉钉,并将开启一段前置性快速加息程序。美联储上一次加息超过25基点,发生在21年前。从利率期货市场价格上看,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底前加息到2.8%,包括连续三次加息50基点。有投行的最新报告甚至预言,6月和7月FOMC会议上,美联储会各加息75基点,现在市场的恐慌情绪可见一斑。 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4月25日,央行宣布,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,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,利来最老牌网站官网,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,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%下调至8%。 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部分信息来源网络;本公众平台不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侵权,后台联系即刻删除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
- 上一篇:芬兰和瑞典可能同时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
- 下一篇:没有了